眉山频道 > 眉山习俗

仁寿“抬工文化”(风土人情)

2009-03-25 03:26作者/编辑:四川殡葬网来源:四川殡葬网阅读次数:1930

 

仁寿“抬工文化”

 

  如火六月,漫步在“高峡出平湖,当惊天下殊”的黑龙滩水库大堤,脚下跺着一方方条石,手抚无语石栏,有谁能想到,在这不会说话的石头的缝隙里,“镶嵌”着仁寿人民当年震天响地的“抬工号子”,至今,仿佛还余音袅袅。

20世70年代初,仁寿抬工队伍修筑“西蜀第一海——仁寿县黑龙滩水库”,黑龙滩水库蓄水达3.6亿立方米,修筑大坝所用石块达28万立方米,所搬运的石块可从仁寿城一直铺到北京城。因当时无现代搬运工具而靠全县的抬工队伍完成。据当年参加建设的匠人介绍,上万人的抬工们此起彼伏喊出的号子声,简直比打雷还响。

号子《黑龙滩壮歌行》,就表观了黑龙滩的雄伟气势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

昔日那仁寿县哟,十年那九年旱哟,靠天来吃饭咧,生产好艰难咧,一九那个七零年,兴建那黑龙滩嘛,民工齐奋战哟。

干渠那绕山转哟,毛渠那到田间哟,引来岷江水咧,灌溉万亩田咧、如今那个黑龙滩,大南那更壮观嘛,题碑最耀眼哟。

宾馆那处处有哟,商品那都齐全哟,观光多方便咧,跳伞又乘船咧。三月那个黑龙滩,鸟语那花更香嘛,青山绿水间哟。

盛夏那黑龙滩哟,碧波那好乘船哟,绿水惹人醉咧,潜水游泳欢咧。金秋那个黑龙滩。花果那堆满山嘛,硕果枝头挂哟。

隆冬那个黑龙滩,荡舟那山水间哟,惊动鱼儿跳咧,水鸟湖上旋咧。旅游那个黑龙滩,七十那二岛现嘛,盘龙戏猴趣哟。

龙岩那今犹在哟,作画那岩上边哟、泼水现字绝咧,乐趣说不完咧。人民那个最好客,多来那黑龙滩嘛,千年游不够哟。

抬工们为啥要喊“号子”呢?据说在仁寿广泛流传这样一句话:“石怕唠”,即在匠人抬石头或采石头时,只要喊上号子,就会忘记负重之苦,减轻负重之累。抬工号子,有着为劳动者协调行动,统一步伐,渲泄感情,活跃气氛,分散精力以减轻在抬货物时的劳累等作用。一般以七字句为主,也有五言和七字以上的长短句。音调协调,铿锵上口,句式整齐,诙谐幽默,其内容丰富多彩,一般以宣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也有评论时局,叙事抒情的,也有根据本地人物、事件编写的,有歌颂好人好事的严肃号子,也有打趣调情的花花号子。抬匠们用这种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来指挥整个集体的行动,俗有“不唱号子路难行”之说。抬工唱号子称作“天盘”,脚步称作“地盘”。有一个独唱,也有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其脚步有“大闪”和“细闪”两种,抬大闪的由“三腔四号”起步。领唱发音,众人合唱—腔时肩膀接触抬扛,唱二腔时将打柱抽取,三腔起点子(用力不起步,使被抬物产生抛动),四号起步行走。抬细闪的由领唱发音,合唱起步。号子分“上腔”和“下腔”。以七字句为例,前面四字为上腔,后面三字为下腔。上腔的尾音未落,下腔的就接上腔口。高低快慢随路途中的上坡下坎,转弯倒拐,路窄遇阻等劳动场面的变化而变化。

仁寿抬工队伍由4人抬到8人抬,再到16人、32人、64人和128人抬,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他们抬的货物最重的能达2吨多重。

仁寿过去由于乡村田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较多,路面宽度只有40—50公分左右,交通十分不便。仁寿人没有用牲口托运货物的习惯,货物运输全是靠肩挑背磨,往往是男的抬,女的背,而较重的货物靠一个人的力量则无法完成搬移任务,因此,抬工队伍主要完成较重的体力劳动。抬工们在劳作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号子”,自然形成了独具韵味的仁寿“抬工文化”。它堪称勤劳朴实的仁寿县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口头文学,是把较强的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民间文化资源。仁寿“抬工文化”底蕴丰厚,遍布于仁寿城乡,不论文化高低,不论男女老少,优秀号子千人唱来万人传。根据曲调和步伐的不同,大体分为东边,南边、西北三支。全县60个乡镇,共有抬工号子30000多首,有抬工队伍约7500个,6万余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现代劳动工具逐渐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所抬之物也越来越少,但“抬工文化”却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仁寿文化主管部门把抬工号子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利用,不断丰富其内涵;把抬工号子用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了由过去的抬实物,逐渐衍变为今天的抬历史文化名人模型,抬地方工农业特色产品等;由劳动场面变为上街搞游艺,进而搬上文艺舞台。仁寿抬工队伍,现仍活跃在全县广大乡村,为100万农民奔小康大显身手。虞丞乡等6个乡镇2002年被县委、政府命名为“抬工文化之乡”。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踊跃参与,仁寿抬工文化表现出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