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肉身入土的犹太丧葬习俗

2015-01-14 11:35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大公网阅读次数:1519

       在以色列,除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去世后举行国葬之外,其馀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也不论贫穷富贵,办丧事都比较简单,没有办喜事那样复杂、繁琐。

  亲歷大使馆律师的安葬仪式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特聘律师迪纳里因心脏病突发不幸死亡,我作为大使馆的政务参贊,代表大使馆去参加了他的安葬仪式。按照死者家人的安排,我将在约定的时间直接到特拉维夫近郊的一处公墓集合,向死者作最后告别,至于去公墓之前及下葬之后为死者举行的一系列弔丧仪式,我就不参加了。

  我知道犹太人的宗教礼仪多,故在去之前大体了解了一下参加犹太人葬礼的有关习俗。犹太人重视死者肉身入土下葬,故不能火化,也不用棺木,将遗体用裹尸布包好安放到事前挖好的土穴中,再用土覆盖上就算下葬了。犹太人举行安葬仪式非常准时,参加者不能迟到,故我提前到达了现场。不久,死者的家人将用裹尸布包裹好的尸体运到墓地,许多亲戚朋友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陆续来到。按规矩,在现场我不能向苦主表示问候。要问候,只能到苦主家中。我遵照当地习俗与死者的亲友一起围站在墓穴四周,将靠前的位置留给了死者家人。随后尸体被放进土穴,我也和大家一起用手抓了一把泥土放进墓穴,也有人则用一把小铲锹铲上一锹土倒进去。

  我们看?公墓的工作人员向墓穴中填土,在此过程中当然死者的家人和至亲好友难免伤心落泪。等墓穴被土填满后,人们怀?忧伤,一个个陆续离开。由于我按约定不随死者家人到家中弔唁,故须在安葬现场向苦主告别。当时,我只说了“节哀保重”之类的话,却不知道告别时按犹太习俗还要讲这样一句话:“愿无所不在的神在锡安的哀悼者中安慰你。”但我想我不是犹太人,又是第一次参加犹太人的丧葬仪式,哪能明白这所有的规矩,因此没有说这句话估计没有太大关系,对方也会理解、谅解,不至责怪我不讲礼仪。据说,若到死者家中弔唁,进门前务必洗手,不然就是大不敬。弔唁时还要诵读经文,与死者家人一起祈祷。当然,我没有去,也就不需遵守这些礼仪了。

  事后我想,苦主所以不安排我到她家中弔唁,可能与我不是犹太人,不会明白他们的宗教礼仪、更不会唸经祈祷等情况有关。为了大家方便,我作为中国大使馆的代表,礼节性地出席一下安葬仪式就可以了。

  犹太人也重视入土为安和落叶归根

  安葬完死者后,亲人要服丧守灵七天,不洗脸、不修面,坐在地上接待弔唁者。亲朋好友也可在报纸上刊登慰问、弔唁广告。有的犹太家庭在丧事的第三十天为死者修筑石墓,但没有雕像和装饰。去墓前弔唁的人通常不献花,而是在墓上放一块小石子。死者过周年时,家人要点燃象徵生命之火的大蜡烛,悼念亡灵。

  犹太人非常重视人死亡后的尸体,认为尸体是死者生前灵魂的载体,必须受到尊敬和妥善处理。他们也十分重视入土为安,尸体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埋葬掉,即使死囚也不能暴尸过夜。

  流散在外的许多犹太人都希望丧葬“落叶归根”,即死后将尸体运回以色列安葬,但客观上很难做到。鉴于耶路撒冷老城南面的锡安山上有犹太大卫王的圣墓,犹太人将此奉若神明,所以许多死者的家人就设法从锡安山上取来一小包泥土,再将这包泥土放进死者的墓穴里,这样既可表示已回到故乡安葬,又可表明最后安息在圣洁的土地上。

  犹太人除生活在以色列外,还有许多人生活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犹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其丧葬仪式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和做法。

  犹太人“视死如归”

  犹太文化传统承认“人总有一死”的客观规律,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它不是人的彻底消亡,而是其生命另一阶段的开始,死亡之后便是永生。犹太人长期受到的教育是:正视死亡,同时以其有意义的一生而得到永生的回报。死亡虽是一场悲剧,但它却意味?归家。

  犹太教不仅教育犹太人“视死如归”,而且要求活人预先思考其死亡问题,并为有一天死亡做诸如留下道德遗书、进行忏悔祷告等相关准备。留下道德遗书就是人去世前给后人写一封信,信中阐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表达自己对后代的期望。传说这个传统源自犹太先祖雅各临终前向儿子祝福并留下遗言的故事。

  在以色列各地,人们看不到豪华的陵墓,但在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和橄榄山上,却可看到一些特殊的陵墓,即安葬名人的公墓、军人公墓和犹太教教士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供人们瞻仰已故领导人、举行纪念仪式以及犹太教徒祈祷的地方。

 
责任编辑: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