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平潭殡葬改革:让逝者有所安,为后代留青山

2021-04-07 02:01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平潭时报阅读次数:714

市民进行祭扫

殡葬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事业,也是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平潭不断探索殡葬改革,以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方式,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愿望,更让文明、节俭、绿色的殡葬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集中迁移消存量

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底

平潭共完成3000多冢

“三沿六区”坟墓整治

今年清明期间,实验区公益性公墓作为去年以来“三沿六区”涉迁坟墓的安置区,首次开放祭扫,遵循绿色殡葬理念的墓区环境收获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往年旧坟墓都是杂草丛生难以清理,迁移后就很干净了,环境很好。”3日上午,国彩村村民吴小艳正和家人一起为先人扫墓,看着坟墓迁移前后的变化很是满意。

公益性公墓是殡葬改革的关键和基础,但要让老百姓认可,却不是件容易事。

为了完成“三沿六区”坟墓的迁移工作,实验区安排各个片区、村居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反复沟通,并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坟墓面积等情况发放补贴,多管齐下推进征迁工作。

“我们村正对68海里风景区,要发展旅游业,山上的坟墓就一定要迁走复绿。”南赖村党支部书记俞昌桂告诉记者,村里的干部、老党员带头,以网格化方式做起了动员工作,慢慢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意将坟墓迁到公墓。如今,南赖村236座坟墓征迁工作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多元供给限增量

东海陵园内第一、二期

璧葬共1000多个墓穴

已经出售超过80%

第三期璧葬正在准备投用

在不断减少旧坟墓“存量”的同时,平潭还大力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广璧葬、草坪葬、花葬、树葬等更加节地和环保的生态殡葬形式,满足群众的丧葬需求,有效限制墓地“增量”。

清明节当天,东海陵园的璧葬墙前聚集着不少前来扫墓的市民,墙壁的墓穴前摆满了各类花束。“璧葬墙上的花一年比一年多。”前来祭扫的市民俞峰说,以前不太能接受,但是现在觉得这种葬式既经济又简单环保。

从刚推出时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出售率位居全省经营性陵园前列,关键就在于平潭陵园立足民生,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获得实惠。“平潭市民对于‘身后事’很看重,所以我们的璧葬选择在靠山的位置,还设计了水池等等,环境好,群众就不会那么排斥。”东海陵园负责人游贞说,璧葬还有价低环保的优势,经过宣传和推广后,群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此外,为了扩大殡葬惠民的范围,实验区正加紧公益性公墓、各个乡镇骨灰楼堂的建设。其中,平潭首个公益性公墓拟建设墓穴近7500台,骨灰楼堂阁位13000多个。“我们在推进墓穴葬建设的同时,分区域做好璧葬、花坛葬、树葬等各类生态葬建设,拟建设生态葬近7000个。”福生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栋表示,目前整体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在2022年建成并投用。

让利于民唤新风

平潭自推行免除

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以来

共为群众免除殡葬费用达1700多万元

近日,在平潭殡仪馆新建的悼念厅内,一场简约又不失庄重的追悼会正在进行,花圈装饰、音响设备、电子鞭炮蜡烛等各类设施全部由殡仪馆统一布置。

“以前,丧事基本都要大操大办,办追悼会还要搭架子、台子,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市民高泽的爷爷不久前去世,在丧事办理过程中,殡仪馆不仅免除了遗体接运、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费,还安排好了追悼会的各项事宜,贴心、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家属的一致赞许。

从前花费几万元的丧事,现在只需几千元,老百姓也逐渐算明白了这笔账。“省心又省钱,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高泽说。

“殡仪馆经过改扩建,有四个悼念厅、六个守灵厅,基本可以满足城关地区群众的殡葬需求。”平潭殡仪馆馆长丁元龙表示,目前这样的殡葬服务正在向各个乡镇推广,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

如今,随着殡葬改革逐步走深,绿色殡葬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今年清明期间,各个墓区随处可见手捧鲜花的市民,摒弃了旧俗,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群众接纳。

“接下来,还要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杨奋说,平潭正在探索、筹建实验区殡葬协会,进一步整顿殡葬领域秩序,同时加强已建殡葬设施的管理,正在拟定乡镇骨灰楼堂等运营管理办法,促进殡葬设施规范使用管理。

出品: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杨咏林

责编:高嘉秀 张力松

编委:余 臻